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各类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产生胰岛素抵抗,好发于成年人群,但具体病因较为复杂,一般不能明确诊断为1型、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均可归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属于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患者的心脏、脑、眼、肾脏等靶器官随病情发展均有可能产生损伤,故患者确诊后即需进行规范治疗。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各类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产生胰岛素抵抗,好发于成年人群,但具体病因较为复杂,一般不能明确诊断为1型、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均可归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属于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患者的心脏、脑、眼、肾脏等靶器官随病情发展均有可能产生损伤,故患者确诊后即需进行规范治疗。
症状
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患者还可以伴随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理症状、一般表现等。
1.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即为进食、饮水、排尿增多和体重减轻,患者常自觉口干舌燥,体型明显消瘦。
2.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进食增多通常可表现为食欲亢进、易饥饿,但病情加重有可能导致自身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反而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3.心血管症状
患者血糖升高有可能会损害心脏、血管功能,可出现心悸、气促、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等情况。
4.心理症状
患者病情加重可损害神经系统及多种靶器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夜间常有失眠多梦、易惊醒等现象。
5.一般表现
长期患病的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力明显下降,平时常自觉乏力、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且有易疲劳、易感冒等情况。
病因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1.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等,如果此类脏器组织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则可直接影响糖类物质的转化过程,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引起2型糖尿病。
2.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
胰岛β细胞有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当其功能发生缺陷时,可能无法通过调整胰岛素的分泌量促进糖类物质的转化、吸收,也有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
就医
2型糖尿病的就医流程分为了解症状、选择科室、完善检查等。
1.了解症状
家属或患者发现存在2型糖尿病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其中典型症状包括进食、饮水、排尿增多和体重减轻、口干、伤口难以愈合等,危重症状则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呼气有烂苹果味、血压下降、休克等。
2.选择科室
一般出现典型症状的患者可以自行至内分泌科就诊,出现危重症状的患者则应至急诊科抢救。
2.完善检查
患者就医后可能需进行血浆葡萄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尿酮体测定和血脂、血压、尿酸等生化检查。
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运动治疗等,患者平时需保持饮食均衡,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限制盐、糖、脂肪的摄入量,同时需增加运动量以调节代谢、控制体重。
2.药物治疗
患者平时需遵医嘱注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服用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子-2抑制剂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3.手术治疗
过度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以考虑进行代谢手术治疗,具体则包括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旁路术等。
日常
2型糖尿病的日常护理方法包括监督用药、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等。
1.监督用药
家属应监督患者遵医嘱合理注射或服用药物控制血糖,严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随意停药。
2.生活管理
患者需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比例,适当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延缓糖类物质吸收。此外,每周需保证有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并进行2-3次的肌肉训练,同时需保持作息规律、心情愉悦。
3.病情监测
患者每周需检测2-4次空腹血糖,同时需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监测,并检查心脏、肾脏是否发生损伤。
预防
预防2型糖尿病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1.调整饮食
平时需减少食用高脂、高糖、高盐食物,严格控制热量摄入,适当多食用粗粮和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或不规律进食。
2.改善生活方式
日常需积极参与游泳、骑行、慢跑等各类有氧运动以增加热量消耗,同时注意保持作息规律,及早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3.定期体检
健康人群每年需定期体检以检查血糖水平,具备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超过45岁等风险因素的人群可以半年体检一次,并不定期检测空腹血糖。
诊断
医师可以根据血浆葡萄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尿酮体测定等项目结果诊断疾病。
1.血浆葡萄糖测定
血浆葡萄糖测定分为空腹血糖测定和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测定等,其中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且伴有症状、随机血糖高于11.1mmol/L且伴有症状均可确诊2型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同时也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胰岛功能。
3.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用于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常作为糖尿病分型的依据。
4.尿酮体测定
一般发生的代谢紊乱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酮体测定可以确认是否发生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