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

疾病百科

低钙血症是由于血清内钙离子浓度降低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低钙血症的出现通常与药物刺激、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肾脏疾病等有关,劳累、腹泻等可增加患病风险。患者可出现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皮肤干燥、精神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白内障,若病情长时间得不到控制,可并发骨质疏松症。病因明确者经治疗后通常可得到痊愈,部分慢性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名称

低钙血症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者 维生素D缺乏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肌肉痉挛 感觉异常 皮肤干燥 精神异常

相关疾病

糖尿病 围绝经期综合征 骨质疏松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低钙血症是由于血清内钙离子浓度降低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低钙血症的出现通常与药物刺激、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肾脏疾病等有关,劳累、腹泻等可增加患病风险。患者可出现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皮肤干燥、精神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白内障,若病情长时间得不到控制,可并发骨质疏松症。病因明确者经治疗后通常可得到痊愈,部分慢性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症状

低钙血症通常会出现感觉异常、肌肉痉挛、毛发干枯、神经异常等症状。

1、感觉异常

由于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会影响神经兴奋性,引起功能障碍,患者面部、手足等部位可出现麻木、刺痛等症状。

2、肌肉痉挛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痉挛,出现手足抽搐、口角抽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喉痉挛,影响呼吸。

3、毛发干枯

由于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影响毛发、皮肤的营养供应,出现毛发干枯、皮肤干燥等表现。

4、神经异常

若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部分患者中枢神经出现异常放电,引起癫痫发作。

病因

低钙血症通常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急性胰腺炎等原因引起。

1、维生素D缺乏

若日常饮食不当导致机体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导致血清钙浓度下降,引起低钙血症。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足,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并导致钙磷调节失衡,出现低钙血症。

3、肾脏疾病

若肾功能存在异常,导致钙流失增多,诱发低钙血症。

4、急性胰腺炎

患者体内胰液分泌增多,引起组织坏死,产生大量脂肪酶,可与血清钙结合,导致血清钙浓度下降,引起发病。

就医

低钙血症的就医指征有血清钙水平降低、出现肌肉痉挛、突发癫痫等。

1、血清钙水平降低

若日常体检时发现血清钙水平下降,低于2.25mmol/L,无论有无异常表现均需要积极就医检查。

2、出现肌肉痉挛

频繁出现肌肉痉挛,引起手足抽搐、喉痉挛、面肌抽搐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诊治。

3、突发癫痫

若曾经未患有癫痫,突然出现的癫痫发作,且呈阵发性,伴有昏厥、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治疗

低钙血症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一般治疗

患者需保证情绪稳定,控制呼吸频率,治疗期间采取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等体征变化,血氧降低者可给予氧气吸入。日常饮食中可增加钙离子、维生素D的摄入。

2、药物治疗

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补钙,提升血清钙水平,并使用维生素D2片、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治疗,促进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日常

低钙血症日常应注意饮食、科学运动、增加日照、监测病情等。

1、饮食

日常可增加钙、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大量摄入草酸,以防影响钙的吸收,并控制盐分摄入。戒烟忌酒,以防兴奋神经,加重病情。

2、科学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体质,伴有骨质疏松者需控制运动强度,以防引起骨骼损伤。

3、增加日照

前往户外进行活动,延长日照时长,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4、监测病情

定期复诊,并观察自身症状变化,若出现癫痫发作、昏厥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

低钙血症可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进行预防。

1、健康饮食

保持日常饮食营养搭配合理,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钙的摄入,避免摄入大量草酸。存在维生素D缺乏者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D2软胶囊等药物帮助补充。

2、合理运动

日常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尽量前往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者,需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影响血清钙水平。

诊断

低钙血症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帮助诊断。

1、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征,若呼吸较快,伴有肌肉抽搐、手足搐溺、喉痉挛等表现,患病可能较大。且可通过问诊了解既往病史,帮助排查病因。

2、实验室检查

监测血钙总水平,若低于2.25mmol/L,可做出诊断,且可通过甲状腺旁腺激素水平检测、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等排查病因,排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等可能。

3、影像学检查

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骼有无异常改变,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