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

疾病百科

冻疮是一种因为寒冷引起的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皮肤炎症损害,多发生在肢体的末梢部位,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作。

冻疮的发病与寒冷有关,发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为身体暴露在寒冷环境,复温后因为皮温升高导致皮下小血管扩张速度加快造成的;也可能是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因为皮肤血管长时间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冻疮以皮肤出现紫红斑块、肿胀、水疱等症状为主,在受热后局部瘙痒症状会加重。通常在气候转暖后会自行痊愈,但是来年容易复发。


日常需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

名称

冻疮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手 脚 鼻 耳

多发人群

儿童 青年女性 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皮肤肿痛 皮肤皲裂 皮肤瘙痒

相关疾病

痤疮 湿疹 荨麻疹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皮肤微循环检查 皮肤活检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冻疮是一种因为寒冷引起的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皮肤炎症损害,多发生在肢体的末梢部位,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作。

冻疮的发病与寒冷有关,发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为身体暴露在寒冷环境,复温后因为皮温升高导致皮下小血管扩张速度加快造成的;也可能是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因为皮肤血管长时间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冻疮以皮肤出现紫红斑块、肿胀、水疱等症状为主,在受热后局部瘙痒症状会加重。通常在气候转暖后会自行痊愈,但是来年容易复发。

日常需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

症状

冻疮以皮肤肿痛、皮肤皲裂、瘙痒等症状为主。

1、皮肤肿痛

冻疮多发生在肢体末梢及暴露环境,患者皮肤会显著红肿、青紫,压之褪色。当患者烤火或是进入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时,患处会有灼痛、针刺感。

2、皮肤皲裂

主要表现为患处皮肤发生皲裂,有时会发生难以愈合的溃疡,通常在天气转暖后好转并自然痊愈。

3、瘙痒

患处会有皮肤瘙痒症状,周围环境温暖时,皮损瘙痒的症状会加剧。

病因

冻疮的主要原因与低温环境、冷热急变、其他因素等有关。

1、低温环境

寒冷环境会因为寒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引起组织缺氧,血管长久麻痹扩张会引起局部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会引起红肿,严重者会发生溃疡。

2、冷热急变

身体暴露寒冷环境中突然复温会因为冷热急变使小血管比周围大血管扩张更快,会导致血液渗漏到附近组织,引起冻疮。

3、其他因素

潮湿多汗、体重过轻、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都会增加冻疮的出现几率。

就医

冻疮具有自限性,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要就医。若患者肢体末端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时,可就诊皮肤科,明确病因后及时对症进行治疗。

其次,若患者冻疮部位出现水疱、溃疡、糜烂,且有较为明显疼痛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另外,若患者发现天气转暖后冻疮症状仍然存在,也要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日常需要注意保暖,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群避免立刻用热水洗手。

治疗

冻疮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促进病情恢复。

1、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通过佩戴手套、更换厚袜子、更换潮湿的衣服等方式保持患处温暖及干燥。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扩血管药物,如硝苯地平、双嘧达莫、烟酰胺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皮肤没有破损者可以在局部使用维生素E软膏、复方肝素软膏、冻疮软膏等药物治疗。皮肤破溃者则可以用5%硼酸软膏、鱼石脂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涂抹,达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3、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等物理方法,对于治疗冻疮也有一定的效果。

日常

冻疮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避免长时间接触寒冷环境、避免搔抓以及规范用药等。

1、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

天气寒冷时要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避免长时间开窗通风。

2、避免长时间接触寒冷环境

寒冷天气外出时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长时间在户外环境中。

3、避免搔抓

避免衣物摩擦或是用力搔抓皮损部位,以免皮肤屏障受损引起感染。

4、规范用药

遵医嘱规范用药,同时要注意用药后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

通过注意保暖、适当体育锻炼、预防性按摩等方式可以预防冻疮。

1、注意保暖

避免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在寒冷天气外出时需要戴帽子、手套等,以免过多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手足多汗者,一旦发现手套、鞋袜已经被汗浸湿,应立即更换。

2、适当体育锻炼

适当的参加慢跑、快走、打羽毛球、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冻疮。

3、预防性按摩

对于之前生过冻疮的部位,可以进行预防性的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复发几率。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皮肤微循环检查、皮肤活检等方式可以诊断冻疮。

1、体格检查

视诊皮损特点,触诊了解皮损的温度及水肿程度。通常冻疮表现为皮肤紫红色肿块,触之皮温低,有上述症状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2、皮肤微循环检查

在光源照明下,医生会用显微镜观察微血管的形态、周围变化等,判断冻疮的严重程度。

3、皮肤活检

怀疑有其他疾病者可能会进行皮肤活检做鉴别诊断。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