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

疾病百科

低钠血症是体内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水盐失衡性疾病。

根据血清钠离子的浓度不同,可以将低钠血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如果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30-135mmol/L之间,则属于轻度低钠血症;当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25-129mmol/L之间时,属于中度低钠血症;若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25mmol/L,则属于重度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较为突出,所以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疼、嗜睡、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名称

低钠血症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呕吐人群 腹泻人群 不当使用利尿剂患者 大面积烧伤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恶心 无力 头痛 肌肉痉挛 意识障碍

相关疾病

糖尿病 围绝经期综合征 骨质疏松

相关检查

血清钠检测 空腹血糖 肝功能 肾功能 心脏超声 肝脏超声 肾脏超声 肾上腺CT

相关手术

肾移植手术 肝移植手术

医保

概述

低钠血症是体内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水盐失衡性疾病。

根据血清钠离子的浓度不同,可以将低钠血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如果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30-135mmol/L之间,则属于轻度低钠血症;当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25-129mmol/L之间时,属于中度低钠血症;若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25mmol/L,则属于重度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较为突出,所以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疼、嗜睡、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症状

低钠血症根据疾病进展时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不同类型疾病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1、急性低钠血症

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25-130mmol/L之间时,通常会出现恶心、乏力等症状;随着血清钠离子浓度进一步下降,患者可出现头疼、嗜睡、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

2、慢性低钠血症

本病多在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20mmol/L时出现,一般会表现为全身无力、困乏、步态不稳、健忘、肌肉痉挛等。

病因

低钠血症可能是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所致。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在短时间摄入大量水分,可能会导致血清钠离子被稀释,进而会引发低钠血症。

2、药物因素

若患者过量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托拉塞米等,则在排尿增多的同时也会导致钠离子排出增多,所以会引起低钠血症。

3、疾病因素

当患有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会使体内的钠离子丢失过多,进而会诱发低钠血症。

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恶心、无力、头痛、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等低钠血症的相关症状,则应该及时去内分泌科就诊,尤其是存在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人群或者是长期保持低钠饮食的人群。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查后,如果发现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ol/L,即可诊断为低钠血症。

患者必要时还需进行肝功能、肾功能、心脏超声、肾脏超声、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从而明确引起低钠血症的具体病因,并积极干预。

治疗

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如果是高容量或者等容量的低渗性低钠血症,患病期间应该限制水分摄入,并在限水后24-48小时检查血钠水平,评估具体疗效。对于轻度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患者,通常只要口服补钠即可,比如可以适当摄入高盐的食物,包括咸菜、咸肉等。

2、药物治疗

高容量性低渗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从而抑制电解质重吸收,排出大量的等渗性尿液,达到升高血钠的目的。

3、手术治疗

部分低钠血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肝硬化等疾病造成的,必要时可以考虑进行肾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等治疗。

日常

低钠血症患者在饮食、运动、日常病情监测等方面均有相应的注意事项。

1、饮食

患者平时需要保持饮食均衡,每天都要适量饮水,但是注意不能过度饮水。

2、运动

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如果在运动后大量出汗,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日常病情监测

对于原本有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并且复查血钠水平。

预防

低钠血症暂时没有直接的预防手段,但是可以通过合理饮食、科学锻炼身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措施降低出现低钠血症的几率。

1、合理饮食

日常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不可长期保持低钠或者无钠饮食,以免诱发低钠血症。

2、科学锻炼身体

平时锻炼时要注意适度,不能过度运动,否则会导致大量出汗,进而会丢失过多钠离子,诱发低钠血症。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均可能会造成低钠血症,所以积极治疗上述疾病对于预防低钠血症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

低钠血症主要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血清钠检测和其他检查等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头痛、嗜睡、无力、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则考虑可能患有低钠血症。

2、血清钠检测

在患者抽血进行血清钠检测后,若发现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135mmol/L,即可诊断为低钠血症。

3、其他检查

包括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脏超声、肝脏超声、肾脏超声、肾上腺CT等,对发现低钠血症有一定帮助,同时可以找出低钠血症的病因。

相关阅读

精选好物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