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疾病百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特征为骨髓中的浆细胞会无限制的增生,可导致器官、组织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分子细胞遗传异常、病毒感染、接触辐射、接触化学物品等因素有关。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可出现骨痛、周围感觉神经麻木、乏力、面色苍白、水肿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全身X线光片等明确诊断。

名称

多发性骨髓瘤

就诊科室

血液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骨痛 水肿 发热

相关疾病

淋巴瘤 白血病 贫血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全身X光片 磁共振成像 病理检查

相关手术

骨科外固定手术

医保

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特征为骨髓中的浆细胞会无限制的增生,可导致器官、组织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分子细胞遗传异常、病毒感染、接触辐射、接触化学物品等因素有关。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可出现骨痛、周围感觉神经麻木、乏力、面色苍白、水肿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全身X线光片等明确诊断。

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骨痛、水肿、发热等症状,具体如下:

1、骨痛

患者肿瘤细胞可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进而会导致骨质破坏,引起骨痛,一般表现为腰背疼痛、胸痛等,在活动后症状明显。患者剧烈活动、扭伤等,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2、水肿

多发性骨髓瘤可引起低白蛋白血症,进而可出现水肿的症状。

3、发热

随着肿瘤的增长,病变细胞坏死液化,可释放出致热物质,进而引起发热。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也会导致发热。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周围感觉神经麻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病因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分子细胞遗传异常、接触某些化学物品、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另外,慢性抗原刺激、不良生活习惯、不良职业环境、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患病风险。

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就医治疗。对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做骨水泥治疗、骨科固定手术等,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就医

当出现胸痛、腰背疼痛、面色苍白、乏力、淋巴结肿大、贫血、周围神经麻木、周身水肿、发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舌体肥大、脊椎压痛等症状,进行初步的判断。其次,患者需要做血液检查、骨髓检查、磁共振成像、全身X光片、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

如果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膦酸盐、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改善病情。

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等来处理,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等,起到利尿、控制骨破坏的作用。贫血患者还可以使用叶酸、铁剂、维生素B12等来纠正贫血。患者还可以使用长春新碱、多柔比星、沙利度胺、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

2、放射治疗

对于骨髓瘤髓外浸润灶,可以接受放射治疗,能够改善预后,缓解疼痛症状。

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年龄≤65岁,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4、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长骨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骨水泥或骨科外固定手术治疗。

日常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情绪管理、健康饮食、定期复查等事项,具体如下:

1、情绪管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部分人群患病后心理压力过大,会焦虑、恐惧。此时需要积极调节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健康饮食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择吃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如若出现肾病,应选择吃低磷、优质蛋白的食物。

3、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如果出现骨痛、水肿、发热等症状加重的现象,需要及时就诊。

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通过改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预防,具体如下:

1、改善生活环境

平时应定期室内外通风,多呼吸新鲜的空气,避免大气污染,不宜接触化学毒物。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需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营养,选择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增强抗病能力。

3、定期体检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诱发多发性骨髓瘤。因此需要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从而预防此病。

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来诊断,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体格检查可见脊柱椎体压痛、舌体肥大、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检查

比如血常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等血液检查。尿常规、蛋白电泳等尿液检查。骨髓活检、免疫组化等骨髓检查。

3、影像学检查

包括全身X光片、磁共振成像等,判断肿瘤的大小、部位等。

4、病理检查

对于怀疑淀粉样变性的患者需要完善骨髓、腹壁脂肪、受累器官活检,并做刚果红染色进行确诊。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