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

疾病百科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黑色素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与胆汁中含有过多的胆固醇、胆色素以及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肥胖、妊娠、糖尿病、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因素都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只是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部分患者会因为引起胆囊炎症出现上腹部隐痛、黄疸等症状。

日常应保证规律用餐,避免过度节食减肥,以免增加患胆囊结石的风险。

名称

胆囊结石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40岁以上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胆绞痛 胆囊肿大 消化不良

相关疾病

肝癌 胆囊炎 胆管癌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血常规检查 生化检查 腹部X线 腹部CT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相关手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医保

概述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黑色素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与胆汁中含有过多的胆固醇、胆色素以及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肥胖、妊娠、糖尿病、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因素都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只是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部分患者会因为引起胆囊炎症出现上腹部隐痛、黄疸等症状。

日常应保证规律用餐,避免过度节食减肥,以免增加患胆囊结石的风险。

症状

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当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症时患者会有胆绞痛、胆囊肿大、消化不良等症状。

1、胆绞痛

因为胆囊收缩加剧或是结石移位导致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胆囊管时会造成急性梗阻,患者会因为胆汁排出不畅引起胆囊内压力增高出现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疼痛。疼痛严重时可向右侧肩胛部、背部放射。

2、胆囊肿大

单纯胆囊结石通常体征不明显,合并炎症时,部分患者会在右上腹部触及到肿大的胆囊。

3、消化不良

因为胆汁排出不畅,患者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伴有饱胀、嗳气、呃逆等症状。

病因

胆囊结石的病因与脂质代谢异常、胆囊功能异常以及其他因素等有关。

1、脂质代谢异常

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盐、磷脂保持有一定的比例,当肝脏胆固醇代谢异常或胆汁酸的肝肠循环障碍时,会导致胆汁过度饱和,产生胆汁淤积,从而形成胆囊结石。

2、胆囊功能异常

胆囊出现炎症时,胆总管痉挛、胆道梗阻、胆囊张力降低、排空障碍等因素会导致胆汁滞留在胆囊内,水分重吸收增加,胆汁中饱和的胆固醇结晶析出后会形成胆囊结石。

3、其他因素

回肠末端疾病或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克罗恩病等均会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形成胆囊结石。

就医

当患者发现近期出现上腹部隐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嗳气、呃逆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普外科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其次,如果患者出现上腹或右上腹有剧烈的绞痛,疼痛呈阵发性、持续性时需要立即去急诊科就诊,避免私自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之前体检有查出胆囊结石的人群若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时也要立即就医。

确诊是胆囊结石的患者要积极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拖延并发胆囊穿孔、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治疗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日常生活管理等。

1、药物治疗

不符合手术指征或是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药物溶石治疗。胆绞痛明显的时可以配合使用阿片类药物或东莨菪碱解痉止痛。合并有炎症感染时可以使用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抗感染。

2、手术治疗

胆绞痛反复发作,有并发症出现或是结石数量较多且直径≥2-3cm、伴有直径≥1cm的胆囊息肉等情况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

3、日常生活管理

治疗期间要避免过饱饮食,按时吃早餐;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

日常

胆囊结石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调整饮食、适当参加运动、保持良好作息等。

1、调整饮食

饮食以清淡、低脂饮食为主,少吃动物内脏、松花蛋、鱼籽、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可以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有助于修复肝细胞损伤。肥胖人群要限制砂糖及葡萄糖的摄入,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

2、适当参加运动

适当的参加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瑜伽等可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以免加重胆囊结石。

3、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预防

通过规律饮食、控制体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及定期体检等方式可以预防胆囊结石。

1、规律饮食

尽量规律用餐,避免不吃早餐,饮食以清淡、低脂为主,少吃肥肉、油炸等高脂肪食物。

2、控制体重

平时可以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如健美操、瑜伽、慢跑、骑山地车等,有助于控制体重。肥胖人士减肥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节食。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针对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

4、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可以尽早发现胆道系统疾病,方便进行防治。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胆囊结石。

1、体格检查

通常胆囊结石体征不太明显,部分患者右上腹胆囊区会有压痛,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2、实验室检查

合并胆囊炎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生化检查结果可正常,也可出现胆红素升高的现象。

3、影像学检查

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强回声团,会跟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时可以确诊是胆囊结石,其他检查方式还有腹部X线以及腹部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等。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