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

疾病百科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

胃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通常急性胃肠炎相对更为常见,发病原因与感染性因素及非感染性因素有关。感染性因素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因素则与消化液反流、食物药物刺激、自身免疫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

胃肠炎大多预后良好,患者日常需要保证充分休息,注意饮食及生活方式管理可以降低患病率。

名称

肠胃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肠 胃

多发人群

年老体弱者 小儿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恶心 呕吐 乏力 食欲减退 水样便

相关疾病

胃癌 胃炎 便秘

相关检查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血沉检查 胃镜 肠镜 X线钡剂灌肠 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关手术

肠切除术 肠修补术

医保

概述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

胃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通常急性胃肠炎相对更为常见,发病原因与感染性因素及非感染性因素有关。感染性因素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因素则与消化液反流、食物药物刺激、自身免疫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

胃肠炎大多预后良好,患者日常需要保证充分休息,注意饮食及生活方式管理可以降低患病率。

症状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胃肠炎及非感染性胃肠炎,症状会有所区别。

1、感染性胃肠炎

通常起病较急,患者会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水样便等症状。如果是食物中毒引起的,患者通常在几小时内发病,严重者还会有黏液脓血便。如果是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患者粪便会有明显腥臭味。

2、非感染性胃肠炎

患者大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有症状的患者会有上腹饱胀、早饱感、食欲减退、反酸、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会伴有呕血和/或黑便。进食海鲜过敏的患者通常会在数小时内有脐周剧烈疼痛症状,在腹泻2-3次左右后症状可自愈。自身免疫性肠炎患者以长期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为主。

病因

肠胃炎即胃肠炎,发病原因与病原微生物感染、饮食和药物因素、消化液反流等有关。

1、病原微生物感染

儿童感染多为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类型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进食被大肠埃希菌、弯曲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细菌感染的食物会诱发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现象;另外,贾第虫、阿米巴、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也是常见的致病因素。

2、饮食和药物因素

大量进食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均会损伤胃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

3、消化液反流

长期胃肠道动力异常、肝胆疾病及远端消化道梗阻会造成胆汁、胰液、肠液大量反流入胃,从而引起胃肠黏膜炎症。

就医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经常出现腹痛、腹泻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其次,若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伴有剧烈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发热、脱水以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若发病者为婴幼儿或老年人,因为病情易进展,应避免私自服药处理,及时就医。另外,进食后若是出现脐周剧烈疼痛伴有皮肤出现荨麻疹的患者也要及时就诊消化科进行处理,可以遵医嘱服用解痉镇痛药缓解。

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治疗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症状,需要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2、药物治疗

腹痛症状严重者可以使用解痉止痛药缓解,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呕吐症状严重者可以使用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等药物止吐;腹泻频繁的患者可以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吸附剂、益生菌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若是炎症性肠病、肠结核造成的,患者还需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治疗。

3、手术治疗

胃肠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若患者伴有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需要通过肠切除术、修补术等方式治疗。

日常

肠胃炎即胃肠炎,日常要注意饮食护理、改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运动、做好病情监测等。

1、饮食护理

患者三餐要规律,避免过饱进食,以免增加胃肠负担。饮食以清淡为主,急性期病情较重者可以进食流质饮食,病情恢复期患者可以进食低渣、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子、洋葱、红薯等。腹泻停止后可以逐渐恢复普通饮食。

2、改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可以分餐制,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3、适当参加运动

可以通过慢走、骑山地车、游泳、登山等有氧运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4、做好病情监测

遵医嘱严格服用药物,服药后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若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

预防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胃肠炎。

1、调整饮食习惯

日常保证三餐规律,改掉吃生冷海鲜、隔夜饭菜的习惯,避免饮用生水。

2、注意饮食卫生

家庭成员患病时餐具需要严格消毒,将已经消毒的餐具与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感染;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家中有婴幼儿时需要注意定期消毒奶具、食具。

3、接种疫苗

2月龄至3岁儿童可以通过接种轮状疫苗降低患病几率。

诊断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通过实验室检查、胃肠道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是否存在胃肠炎。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感染性胃肠炎的类型;粪便检查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2、胃肠道特殊检查

包括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等。

3、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以明确慢性肠道疾病的类型。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