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

疾病百科

垂体瘤是一组起源于腺垂体、神经垂体以及胚胎期颅咽管囊残余鳞状上皮细胞的肿瘤。

垂体位于大脑的底部,在鼻子后面的深处,类似于一个豆子大小的器官,可以产生激素,调节人体的血压、生长和生殖等多项生理功能。而垂体瘤就是起源于这部分腺体的肿瘤,可导致垂体分泌激素过多或不足,从而引起肿瘤压迫和激素分泌异常的相关症状,比如头痛、视力减退、肢端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垂体瘤都属于良性病变,患者在经过手术、药物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通常不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名称

垂体瘤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腺垂体

多发人群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放疗

是否遗传

有遗传倾向

相关症状

激素分泌异常 肿瘤压迫

相关疾病

糖尿病 围绝经期综合征 骨质疏松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头颅MRI检查 头部CT扫描检查

相关手术

经鼻蝶手术 经额手术

医保

概述

垂体瘤是一组起源于腺垂体、神经垂体以及胚胎期颅咽管囊残余鳞状上皮细胞的肿瘤。

垂体位于大脑的底部,在鼻子后面的深处,类似于一个豆子大小的器官,可以产生激素,调节人体的血压、生长和生殖等多项生理功能。而垂体瘤就是起源于这部分腺体的肿瘤,可导致垂体分泌激素过多或不足,从而引起肿瘤压迫和激素分泌异常的相关症状,比如头痛、视力减退、肢端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垂体瘤都属于良性病变,患者在经过手术、药物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通常不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症状

垂体瘤主要表现为肿瘤压迫症状以及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症状。

1、肿瘤压迫症状

肿瘤压迫导致头痛、眼角痛、双颞部位疼痛等;压迫视神经可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底改变等;压迫下丘脑可导致尿崩症,引起多尿、多饮、烦渴等;压迫脑神经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眼外肌麻痹等。

2、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症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型垂体瘤可引发库欣综合征,表现为躯干部脂肪堆积、腹部皮肤出现紫纹、血压升高、血糖升高、面部痤疮、骨质疏松等;催乳素瘤可导致女性月经不调、不育、泌乳,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丧失以及乳房发育等。

病因

垂体瘤主要与基因突变、下丘脑调控激素紊乱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垂体瘤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明确,研究认为可能与基因突变、下丘脑调控激素紊乱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是垂体发生病变的根本原因,可导致细胞不断增殖和发展,从而诱发垂体瘤。其次,在基因突变的前提下,如果下丘脑调控激素作用发生紊乱,会增加垂体瘤的风险。另外,垂体瘤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虽然大多数患者体内没有发现遗传易感基因,但研究发现,少数患者家族中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就医

当出现头痛、视力减退以及其他垂体瘤相关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虽然垂体瘤是一种良性疾病,不像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对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但随着瘤体的增大和发展,仍然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比如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肢端肥大、性功能下降等症状,以至于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当垂体瘤引起出血症状时,还可引发垂体卒中,从而引起昏睡、昏迷等症状。所以,为了缓解不适,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对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当患者出现垂体瘤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治疗

垂体瘤一般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疗等。

垂体瘤分为无功能性垂体瘤和功能性垂体瘤,其中无占位效应的无功能性垂体瘤一般不需要治疗,患者平时做好定期复查即可。对于其他垂体瘤而言,除了催乳素瘤,都应优先选择手术方法将肿瘤切除,常用手术方式包括经鼻蝶手术、经额手术。对于催乳素瘤和无法手术的患者而言,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培维索孟、奥曲肽、赛庚啶等。另外,患者在经过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可能还需要通过放疗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日常

垂体瘤患者平时应注意加强营养、调整生活方式,并遵医嘱服药、复查等。

1、加强营养

垂体瘤患者平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以及腌制类食物,可以多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猕猴桃、橘子、橙子、菠菜等,以增强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2、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3、遵医嘱服药、复查等

药物治疗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切勿自行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反复。另外,患者还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个人防护以及密切观察身体变化等方式,预防垂体瘤的发生。

1、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时保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以及良好情绪,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身体受到不良刺激。

2、做好个人防护

垂体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平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和放射线,实验室人员、医护工作者等特殊职业的人群在暴露环境下应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毒物和射线对身体的损伤。

3、密切观察身体变化

平时做好自我监测,密切观察身体的特殊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得到治疗,降低疾病对身体的损伤。

诊断

垂体瘤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垂体瘤可引起肢端肥大、皮肤紫纹、视力减弱、男性乳房发育等症状,医生会根据这些临床表现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

功能性垂体瘤可引起体内激素分泌异常,通过检查催乳素、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可判断患者的垂体功能,并判断垂体瘤的类型。

3、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检查可明确肿瘤的性质;头部CT扫描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周围有无骨质破坏、内部有无卒中或钙化等表现。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