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结石是扁桃体隐窝被阻塞后,食物残渣、细菌、死细胞、黏液等物质沉积在扁桃体隐窝凹陷处逐渐钙化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结石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治疗。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或是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容易出现扁桃体结石,有症状的患者会有口臭、长期喉咙疼痛、咽喉异物感等症状。大多数扁桃体结石可以自行脱落或溶解,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患者日常需要规律刷牙,餐后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细菌及口腔异物。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扁桃体结石是扁桃体隐窝被阻塞后,食物残渣、细菌、死细胞、黏液等物质沉积在扁桃体隐窝凹陷处逐渐钙化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结石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治疗。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或是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容易出现扁桃体结石,有症状的患者会有口臭、长期喉咙疼痛、咽喉异物感等症状。大多数扁桃体结石可以自行脱落或溶解,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患者日常需要规律刷牙,餐后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细菌及口腔异物。
症状
扁桃体结石通常无明显特异症状,根据扁桃体结石的体积可以分为小扁桃体结石以及大扁桃体结石,症状会有所区别。
1、小扁桃体结石
大多数患者扁桃体结石较小,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在患者进行体检或是影像学检查的时候会被偶然发现。
2、大扁桃体结石
较大的扁桃体结石会引起臭鸡蛋味口臭,还会伴有咽喉反复疼痛、吞咽异物感、扁桃体肿胀、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扁桃体表面会有白色或黄色斑点样物质。
病因
扁桃体结石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细菌感染、年龄因素、药物因素等有关。
1、细菌感染
扁桃体周围组织产生炎症会发生纤维组织粘连或组织细胞坏死,再加上不断聚集在隐窝中的细菌、食物残渣等物质,时间久了会发生钙化,从而出现扁桃体结石。
2、年龄因素
成人扁桃体较大,表面凹凸不平容易使食物残留,当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时,其中的食物残渣会形成结石。
3、药物因素
部分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止痛药等会使口腔发干,不利于扁桃体隐窝引流,当食物残渣、细菌、黏液形成的结块残留在扁桃体隐窝时会形成扁桃体结石。
就医
日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口腔异味,咽部不适或是有明显的吞咽困难时需要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接受检查、治疗。
其次,如果发现自己有顽固性口臭,照镜子发现扁桃体隐窝部位有明显的白色或黄色斑点样物质时,需要及时就医。当患者有明显的耳痛、咽喉疼痛或伴有扁桃炎症急性发作时,需要立即就医。
确诊是扁桃体结石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餐后可以用温盐水漱口,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治疗
扁桃体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规律作息,增加饮水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餐后及时用温盐水漱口。较小的结石可以使用刮匙轻刮出来,以免出血及感染。
2、药物治疗
没有对症药物治疗扁桃体结石,如果结石刺激引起周围炎症,可以使用抗炎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3、手术治疗
扁桃体结石体积较大且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时,可以通过扁桃体切除术消除结石。
日常
扁桃体结石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规律刷牙、饭后漱口、饮食清淡、参加运动等。
1、规律刷牙
保证早起及睡前各刷牙一次。临睡前刷牙须足够彻底,有助于清除舌根部位积聚的活跃细菌。
2、饭后漱口
每餐餐后都需要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细菌,减少扁桃体隐窝残留几率。
3、饮食清淡
尽量避免食用酸性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对扁桃体的刺激。
4、参加运动
适当的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避免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预防
保持口腔清洁、饮食清淡、适当参加运动等方式可以预防扁桃体结石的出现。
1、保持口腔清洁
勤刷牙漱口,漱口时头部微微后仰可以使含漱液清洁咽喉壁,减少扁桃体隐窝的细菌残留。其次,定期使用牙线清除口腔和牙齿间的异物,餐后使用温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
2、饮食清淡
避免进食高糖、高脂肪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喝酒,避免吸烟;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强体质。
3、适当参加运动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避免扁桃体炎的发生,减少扁桃体结石的出现几率。
诊断
通过探针检查、扁桃体触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确诊是否存在扁桃体结石。
1、探针检查
医生会嘱咐患者张口,检查咽喉中扁桃体情况,探针探查时触及扁桃体隐窝内时,会出现沙沙声的硬物。
2、扁桃体触诊
手指扪诊可以触及扁桃体深部有结石硬物时可以确诊。
3、影像学检查
通过颌面部X线片、薄层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等方式可以显现出扁桃体区深处无法看见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