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嵌顿

疾病百科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是一种男性阴茎急症。

包皮外口过小,如果强行上翻或者下翻包皮,可能会导致包皮口紧箍在冠状沟,引起嵌顿包茎。阴茎清洁不当、手淫、阴茎创伤等因素,可诱发嵌顿包茎。此病会导致阴茎头充血、水肿,淋巴循环障碍,易出现阴茎头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导致阴茎头缺血坏死。

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明确诊断。

名称

包皮嵌顿

就诊科室

男科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

多发人群

生理性包茎的婴幼儿 包皮过长的患者 阴茎创伤患者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阴茎头肿胀 阴茎头疼痛 包皮水肿 包皮环状狭窄

相关疾病

性功能障碍 早泄 阳痿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相关手术

包皮背侧切开术

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概述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是一种男性阴茎急症。

包皮外口过小,如果强行上翻或者下翻包皮,可能会导致包皮口紧箍在冠状沟,引起嵌顿包茎。阴茎清洁不当、手淫、阴茎创伤等因素,可诱发嵌顿包茎。此病会导致阴茎头充血、水肿,淋巴循环障碍,易出现阴茎头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导致阴茎头缺血坏死。

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明确诊断。

症状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患者可出现阴茎头肿胀、疼痛的症状,阴茎头一般呈暗红色,如果包皮水肿较大,可呈透明状。

患者在冠状沟处可见紧箍的包皮狭窄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出现阴茎头坏疽、自体离断等现象。另外,嵌顿包茎可导致尿路梗阻,出现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症状。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请医生手法复位或者手术治疗,以解除狭窄环的嵌顿。

病因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考虑是包皮口存在狭窄环或者相对狭窄,在强行上翻包皮、强行包皮回缩的情况下,包皮紧箍在冠状沟处造成的。

婴幼儿嵌顿包茎多与洗澡时阴茎清洁不当有关。成年人嵌顿包茎考虑是性生活不合理、过度手淫等因素所致。另外,包皮过长、阴茎创伤、阴茎部医疗操作、排尿后未将包皮恢复正常位置等因素,可诱发嵌顿包茎。

嵌顿包皮不及时干预治疗,可导致阴茎头血液回流障碍,严重可引起阴茎头缺血坏死。因此需要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治疗。

就医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当男性出现阴茎头疼痛、肿胀、充血的症状,且冠状沟处有紧箍的包皮狭窄环,需要警惕嵌顿包茎,应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另外,如果包皮卡在冠状沟处,无法恢复正常位置,且伴随剧烈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急诊科就医。

医生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确诊。一旦确诊为嵌顿包茎,应及时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预防阴茎头坏死。

治疗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

患者阴茎头可出现疼痛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疼痛。

2、手法复位

医生可通过手法复位,解除狭窄环嵌顿。如果患者包皮水肿严重,可以先用无菌针头浅刺包皮,促进水肿液流出。

3、手术治疗

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者嵌顿严重,无法手法复位,可以做包皮背侧切开术进行治疗。

日常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日常需要注意保持包皮处清洁、避免性生活、定期复查等事项,具体如下:

1、保持包皮处清洁

手法复位后的患者需要保持包皮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包皮,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清洁产品。对于手术复位的患者,需要保持局部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沾水。

2、避免性生活

如果是性生活引起的嵌顿包茎,在短期内应避免性生活。

3、定期复查

对于手术复位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观察切口愈合的情况。如果术后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征象,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可以通过正确清洗包皮、适度性生活、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来预防,具体如下:

1、正确清洗包皮

男性应注意包皮处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强行上翻或者下翻包皮,以免引起嵌顿包茎。

2、适度性生活

男性应适度性生活,避免过度纵欲,禁忌手淫。

3、积极治疗原发病

包茎、包皮过长等疾病,可增加患嵌顿包茎的风险。因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行包皮环切术来治疗,起到预防嵌顿包茎的目的。

诊断

包皮嵌顿一般指嵌顿包茎,可以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来诊断,具体如下:

1、询问病史

医生可询问病史,通过了解近期有无阴茎外伤、局部感染等情况,进行初步的诊断。

2、体格检查

医生可观察受检者包皮,明确有无包皮水肿、阴茎头充血触痛等情况。如果冠状沟处有紧箍的包皮狭窄环,且阴茎体皮肤松弛不受影响,可确诊为嵌顿包茎。

如果确诊为嵌顿包茎,需要及时干预治疗,预防阴茎头坏死、尿潴留等并发症。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