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是指咽扁桃体不正常肿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一般病原体隐藏在扁桃体小窝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原体迅速繁殖发生急性炎症,对扁桃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肿大多发生于儿童,通常会出现听力减退、耳鸣、鼻塞、张口呼吸、流鼻涕、流口水、睡觉打鼾、咳嗽、咳痰、气喘、低热等症状。由于长期张口呼吸,患者可能会出现腺样体面容,如牙齿外突、下颌下垂等。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扁桃体肿大是指咽扁桃体不正常肿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一般病原体隐藏在扁桃体小窝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原体迅速繁殖发生急性炎症,对扁桃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肿大多发生于儿童,通常会出现听力减退、耳鸣、鼻塞、张口呼吸、流鼻涕、流口水、睡觉打鼾、咳嗽、咳痰、气喘、低热等症状。由于长期张口呼吸,患者可能会出现腺样体面容,如牙齿外突、下颌下垂等。
症状
扁桃体肿大患者可出现耳部症状、鼻部症状、腺样体面容等,分析如下:
1.耳部症状
扁桃体肥大患者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积聚在咽鼓管处,使局部开口受阻,可引起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
2.鼻部症状
若患者并发鼻炎、鼻窦炎,炎症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打鼾等现象。
3.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面部骨骼发育,引起腺样体面容,如上颌骨狭长、牙列不整等。
病因
扁桃体肿大一般是由于免疫力低下、急慢性炎症刺激、扁桃体肿瘤等原因引起,分析如下:
1.免疫力低下
若机体扁桃体小窝内存在病原体,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时,病原体会大量繁殖,引起炎症,从而导致扁桃体肿大。
2.急慢性炎症刺激
若患者扁桃体处存在急慢性炎症,会导致扁桃体实质发生充血水肿,局部炎性细胞浸润,且表面存在脓栓,会引起扁桃体肿大。
3.扁桃体肿瘤
若扁桃体上存在肿瘤,随着肿瘤不断生长,会导致一侧的扁桃体异常增大,表现为肿大。
就医
扁桃体肿大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关症状、存在原发疾病、既往病史等,分析如下:
1.出现相关症状
若患者近期出现耳鸣、耳闷、流鼻涕、张口呼吸、打鼾、咳嗽、咳痰、腺样体面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存在原发疾病
若患者本身存在扁桃体炎、扁桃体肿瘤等,近期出现咽部不适、声音改变的症状,需积极就诊。
3.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扁桃体肿大,近期出现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的现象,需及时就诊。
治疗
扁桃体肿大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处理,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其次还需注意休息。平时应进食流质或者柔软的食物,如面条、面包、米汤、米粥等,应避免进食辣椒、生姜、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药物治疗
患者可服用抗菌消炎类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头孢类药物等。
3.手术
若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现象,可通过扁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
日常
扁桃体肿大的患者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做好病情监测等,分析如下:
1.注意调整饮食
患者应食用柔软、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蔬菜粥、鸡蛋羹、面条、面包等,其次要避免饮酒,避免食用胡椒、大蒜、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保持口腔卫生
患者应在饭后漱口,早晚养成刷牙的习惯,保持口腔卫生。
3.做好病情监测
患者还需监测病情,若出现严重打鼾、呼吸不畅、发音不清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预防
可通过加强营养、锻炼身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预防扁桃体肿大,分析如下:
1.加强营养
健康者应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2.锻炼身体
健康者还应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跳健美操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若存在扁桃体炎,需积极治疗,可使用生理盐水、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漱口,同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诊断
扁桃体肿大可通过体格检查、喉镜、其他检查等方式诊断出来,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
患者可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医进行体格检查,若观察到咽喉处存在充血、肿胀等症状,可初步诊断是扁桃体肿大。
2.喉镜
患者可进一步做喉镜检查,可明确扁桃体肿大的程度。
3.其他检查
患者还可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肿大的位置、范围等情况。
若局部存在炎症,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扁桃体肿大程度较严重,可通过扁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