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疾病百科 | 2025-01-10 09:47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百日咳主要与百日咳杆菌感染有关,患者在感染后,病程常迁延数月之久,所以称为“百日咳”。百日咳杆菌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当其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可将带有致病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当正常人群在吸入这些带有百日咳杆菌的空气时,可能就会发生感染,从而出现阵发性或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吸气性的吼声,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百日咳脑病等疾病。百日咳传染性极强,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可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机构发生局部流行。

名称

百日咳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发病部位

呼吸道

多发人群

婴幼儿

治疗方法

隔离治疗 饮食调理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咳嗽 咳痰 “鸡鸣”样吸气性吼声 发热

相关疾病

麻疹 肺结核 脑炎

相关检查

病史评估 血常规检查 病原学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百日咳主要与百日咳杆菌感染有关,患者在感染后,病程常迁延数月之久,所以称为“百日咳”。百日咳杆菌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当其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可将带有致病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当正常人群在吸入这些带有百日咳杆菌的空气时,可能就会发生感染,从而出现阵发性或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吸气性的吼声,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百日咳脑病等疾病。百日咳传染性极强,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可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机构发生局部流行。

症状

百日咳可引起咳嗽、咳痰、“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发热等症状。

百日咳的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表现症状都不同。在卡他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普通感冒的症状,比如轻微咳嗽、鼻塞、流鼻涕、低热、喉咙痛等,可持续1-2周。随着病情进展,会进入痉咳期,表现为咳嗽症状逐渐加重,且咳嗽特点多为成串的、接连不断的痉挛性咳嗽,在咳嗽后通常伴有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大量空气快速通过声门,可引起“鸡鸣”样的吸气性吼声。当相关症状持续数周或数月后,患者咳嗽的频率和程度会逐渐减轻,最后进入恢复阶段。

病因

百日咳主要与百日咳杆菌感染有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百日咳杆菌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呼吸道中,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将百日咳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当正常人群吸入带有致病菌的空气时,百日咳杆菌就可侵入呼吸道,并附着在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上,然后在上面繁殖、释放毒素,从而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其功能障碍,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婴幼儿因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属于百日咳的好发人群。另外,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就医

当出现长时间咳嗽,并伴有呕吐、呼吸困难或“鸡鸣”样吸气声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百日咳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百日咳杆菌后,可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的症状,因剧烈咳嗽患者常伴有呕吐、呼吸困难的表现,同时还可出现“鸡鸣”样吸气性吼声。所以,有相关不适症状时,特别是与百日咳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史的人群,应及时前往医院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导致他人感染。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病史评估、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作出明确诊断。

治疗

百日咳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在确诊百日咳后,应立即进行严格隔离,以免导致交叉感染。在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多进食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2、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程,常用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克拉霉素等。

3、中医治疗

还可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中成药物改善不适症状,比如外感风热型患者可服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或板蓝根颗粒等;肺脾两虚型患者可服用玉屏风口服液、人参健脾丸或参苓白术散等。

日常

百日咳患者平时一般需要注意自我隔离、保证营养均衡,婴幼儿还需要加强监护管理。

1、注意自我隔离

百日咳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患者确诊后,应及时进行自我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免导致交叉感染。

2、保证营养均衡

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均衡,尽量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同时适当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3、加强婴幼儿监护管理

较小的患儿在剧烈咳嗽时,可能会因痰液阻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所以家长一定要全天守护身边,避免发生危险行为。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接种疫苗或使用药物等方式来预防百日咳。

1、控制传染源

百日咳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对于确诊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以免引起交叉感染。一些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家隔离治疗,注意戴好口罩,避免与家人接触,以免导致家人感染。

2、接种疫苗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制剂疫苗可有效预防百日咳,所以没有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婴幼儿,应在出生后按时接种该疫苗,以降低百日咳感染的风险。

3、药物预防

对于体弱或没有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出现百日咳接触史时,可通过服用红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或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预防。

诊断

百日咳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病史评估、血常规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等。

1、病史评估

百日咳具有传染性,可引起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且在吸气时通常伴有“鸡鸣”样的吼声。医生通过对患者病史、接触史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后,一般可初步判断是否与百日咳有关。

2、血常规检查

通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可以判断百日咳的严重程度,并判断有无继发感染。

3、病原学检查

通过PCR技术对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基因检测,如发现百日咳杆菌DNA,一般即可确诊;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出现阳性时,通常也可确诊。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