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导致肝脏出现损害的传染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输血及血制品、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病毒血症,从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其临床症状一般比较轻,隐性感染及无症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多见,有症状的患者会有食欲下降、恶心、右腹部疼痛等表现。
患者日常应遵医嘱治疗,避免盲目用药,饮食上保证清淡、易消化。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导致肝脏出现损害的传染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输血及血制品、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病毒血症,从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其临床症状一般比较轻,隐性感染及无症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多见,有症状的患者会有食欲下降、恶心、右腹部疼痛等表现。
患者日常应遵医嘱治疗,避免盲目用药,饮食上保证清淡、易消化。
症状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可以分为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会有所差别,患者还会有其他伴随症状。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呈隐匿性感染。有症状的患者会有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恶油腻、右季肋部疼痛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会有脾肿大、黄疸等表现。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大多患者没有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如慢性疲劳、抑郁等。
3、其他伴随症状
少数患者会有肝外表现,如扁平苔癣、眼口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病因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病原因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免疫学反应,导致肝脏发生病变。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侵袭性操作、共用牙刷、剃须刀、穿耳环孔等方式都会造成经血传播。其次,丙型肝炎病毒会存在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关系也会被传染。体内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分娩时及产后与新生儿密切接触时都有可能会造成其感染。
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病毒血症,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导致肝细胞损伤。
就医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近期有不明原因的右上腹不适、乏力、恶心、厌恶油腻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其次,出现右上腹疼痛持续不能缓解且伴有明显的黄疸、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有纹身、纹眉史或是与丙型肝炎患者亲密接触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人群需要警惕,及时就医完善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
对于受到感染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恢复期可以适当活动。
治疗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每日检测其病情发展,如体温、呼吸、肝功能等。饮食需要以清淡为主,避免进食肥厚油腻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
2、药物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用药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及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常用的药物有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格卡瑞韦等。
3、手术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伴有肝衰竭时,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肝移植治疗。
日常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及运动、调整饮食结构、做好病情监测等。
1、休息及运动
患病期间注意保持卧床休息,减少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以免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病情恢复。
2、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燕麦粥等,避免进食粗糙、油腻、坚硬且不易消化的食物。
3、做好病情监测
已经出现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患者,需要六个月复查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治疗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测血液学、生物化学及丙型肝炎病毒RNA。
预防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严格筛选献血人员、预防母婴传播、积极治疗和管理感染者等措施预防丙肝。
1、严格筛选献血人员
提倡无偿献血,避免在不正规场所采血、供血,献血前需要检测血清抗-HCV和HCV-RNA,有助于筛查感染人员,降低血制品感染几率。
2、预防母婴传播
母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时,怀孕期间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减少新生儿暴露母血的机会,降低母婴传播几率。
3、积极治疗和管理感染者
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控制体内病毒的活跃度,降低他人感染几率。
诊断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通过肝功能检查、抗-HCV检测、HCV-RNA检测、瞬时弹性成像、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做出诊断。
1、肝功能检查
出现乏力、肝区不适、黄疸等与丙型肝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需要完善肝功能检查。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也可在正常范围内。
2、抗-HCV检测
该项检测需要抽取静脉血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测血清或血浆中HCV-RNA或HCV核心抗原。
3、HCV-RNA检测
HCV-RNA检测阳性是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HCV-RNA定量检测适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处于疾病发病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应答评估等。
4、瞬时弹性成像
瞬时弹性成像可以检测肝组织硬度,有助于评估肝纤维化分期,属于无创检查,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诊断较为可靠。
5、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CT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了解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进展,还能发现肝硬化腹水、筛查原发性肝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