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有哪些利和弊?宝宝发热其实没那么可怕

家庭医生在线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很担心孩子发热(即发烧),所以,退热剂自然成为家中的常备药。感觉孩子有点发热就立即用退热剂,恨不得一下子使孩子的体温降下来,那么发热真的那么可怕吗,到底发热有哪些利弊呢?

发热: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产生对抗细菌的抗体;

增强人体白细胞内消除毒素的酶活力;

增强肝脏对毒素的解毒作用。

发热:毁坏人体健康的蛀虫

发热当然也会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高热持续过久,会造成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

·高热会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状态。婴幼儿表现更为突出。

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惊厥;

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谵语、昏睡、昏迷等。

·影响人体消化功能。

胃肠道运动缓慢: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胃肠道运动增强:腹泻甚至脱水。

·使人体食入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强、增快,加大了机体对氧的消耗,加重人体内器官的“工作量”。

·持续高热最终导致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增加了继发其他感染的危险。

孩子发烧是坏事吗?从孩子不舒服上讲,发烧不是好事。但事实上,发热也是件好事!《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告诉你,发热可以动用人体免疫功能,尽可能并尽快消灭侵犯人体导致发热的病菌,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如体温尽快限制在37℃以下,发热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就会消失。

既然出现发烧,就要尽可能减少不适感,在多饮水、保持体温不超过38.5℃、保证排尿排便等的同时,保持体温在37.5-38.5℃,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千万不要将体温降至过低。

针对高热可引起惊厥而言,体温超过38.5℃,应服退热药;对提高免疫而言,体温应保持在37.5-38℃之间。降温效果不是以正常体温作为标准。

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知道高热时孩子会出现哪些异常表现,然后根据这些表现给予适当的护理,而不致惊惶失措。在孩子发热期间,仔细为他测量体温,密切监测体温的程度和变化,出现高热时(超过38.5℃)再给予退热药物。同时仔细观察孩子的脸色是否苍白,呼吸是否增快,有无恶心、呕吐、腹泻,有无神志的改变,以及有无惊厥的发生。若出现上述情况,就要立即到医院来。

编辑推荐:

当心!宝宝发烧用药的常见误区

宝宝发烧护理别犯六种错误

教妈妈如何辨别宝宝的真假性发烧

本文出自《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已取得出版社合法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手机扫一扫